散文集金門大學大學教育反對賭場程式設計趨勢觀察創業經營貨幣經濟日常生活法律常識職場工作政治社會中國研究歷史研究電腦使用Make媒體出版FB對話訊息相關網站參考文獻最新修改簡體版English |
政策如果教育部開放了大學可以「有條件的」提高學雜費,特別是允許「國立大學有條件的提高學費」,條件是當該大學選擇提高 1% 的學費時,教育部就減少對該大學補助的 1%,這樣就會迫使大學必須仔細的思考自己是否真的要提高學費,而不是整天叫窮,然後向教育部伸手要更多的補助。 舉例而言,如果「台灣大學」決定要提高學費 300%,那麼每位學生的學費可能從現行的兩萬五千元提高到十萬元之譜,這樣的話台大應該就有足夠的金錢去發展成為一個國際級的研究型大學,而教育部則可以收回原本對台大的經常性補助款 (應該大約有數十億到近百億),這些省下來的錢還可以用來補助其他的大學 (例如交通大學或成功大學),讓這些大學得到更多的教育補助,因而自然不會想要去提高學雜費了。 當這樣的情況出現後,我們的大學教育制度就可以變得更多元化,而且更加有國際競爭力。貧窮的學生也不需要擔心因此而沒有好大學可以念,因為像交大或成大這樣的大學的學費反而降低了,而且有能力招收更多的學生,讓那些家庭經濟不富裕的學生也會有好大學可以念。而那些選擇調漲學費的大學 (例如台大),如果招生都很順利,那麼他們的經費將不虞匱乏,甚至可以提供數量龐大的獎助學金,以便吸引優秀的學生進來念這些「學費高昂」的大學。 如此,大學之間在學費上就會開始呈現多元化的結果,自然招生政策上也會採用更多元化的方式,讓大學之間不在只是根據「學業成績」進行排序,而是在各種「學術領域、產業領域、教學領域、政策領域」等等方面進行競爭,學生們也將被迫學會在這麼多樣化的大學環境當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大學,以便擁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生涯。 舉例而言,在「政策領域」上,每個學校都可以有自己的招生策略,是否參加聯招也可以由學校自行決定。舉例而言,有些學校的資工系可能會注重「國英數」等基本學科,但有些學校的資工系則注重專業科目,像是「計算機概論、程式設計與數位邏輯」等等,甚至有些學校的資工系則是注重「學生對電腦領域的熱情」,而不是其入學成績。 如果這種情況真的出現了,那麼我們的大學教育將呈現「多元化」的樣貌,這種多元化不一定都必須要是「民主化」的。舉例而言,有些大學可能採用「極權式的經營管理方式」,所有個課程都有校方與老師規定,學生只能在選修課程上面進行選擇。而有些大學則可以採用「民主化的經營管理方式」,讓學生可以參與「提出想修的課程、聘用想要的老師」等等決策。 大學多元化之後自然會形成一個「高等教育市場」,而這個市場雖然受到教育部的某種管制,但是卻是相當自由的,因為教育部將決策權力下放給大學自行決定了,教育部只要利用補助策略引導大學達到某種平衡,不讓教育成為「貴族的特權」,然後負責提供正確的「大學教育資訊」給學生們,讓學生們得以自由的進行聰明的選擇,那就夠了。 如此,大學教育將會成為一個「受到教育部管理的自由市場」,這個市場自動會將教育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讓教育資源透過一隻「看不見的手」,自動達到某種最佳狀態。 一但中華民國的教育達到了這種狀態,我們就不會「獨尊學業」,也不會「獨尊論文」,而且學術界的「理論與實驗」,就能更有效的與工業界結合,讓「科學與工業」形成一個強化性的結構,我們的學生有些人會擅長「學術理論研究」,有些人會擅長「實務技術操作」等等,這樣我們的學生也能按照其興趣選擇適當的大學,讓他們的天賦可以得到更完全的發展。而中華民國的國家實力,也將隨著大學與學生們的發展,而達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
政策:請求教育部開放大學可以有條件的提高學雜費
page revision: 10, last edited: 11 Apr 2011 03:57
Post preview:
Close p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