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斷層

散文集

金門大學

大學教育

反對賭場

程式設計

趨勢觀察

創業經營

貨幣經濟

日常生活

法律常識

職場工作

政治社會

中國研究

歷史研究

電腦使用

Make

媒體出版

FB對話

訊息

相關網站

參考文獻

最新修改

簡體版

English

斷層的表象

在今日台灣的大學體制當中,有許多產學脫節的現象,這是當今學術界難以克服的障礙,也是許多大學教授避談的敏感問題。

但是今天,我想要誠實的面對自我,反思一下這個問題。

台灣的大學有許多還算熱門的科系,但是這些科系卻與產業界存在距大的鴻溝。

舉例而言,我們經常看到下列的現象:

  1. 工業管理系的教授從來沒有經營過工廠,也沒有在工廠工作過,甚至沒有進過工廠。
  2. 企業管理系的教授從來沒有管理企業的經驗,甚至沒有在學校以外的任何企業上過班。
  3. 電機系的教授從來沒有配過工業線路,甚至沒有進過機電室的經驗。

搞自閉的學術界

這個現象並非台灣所獨有的,在 2012 年天下雜誌 490期中,有一篇南方朔的文章,標題是「搞自閉的學術界」,其網址如下: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0203

這篇文章引起了我很多的感慨,南方朔說對了,在這個時代,大學已經進入了一種自閉的狀態,他舉的一個經濟學界的例子如下:

二○○○年,法國最高學府「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經濟系的師生,透過網路連結,發起一項學術訴求。

他們認為,當代的經濟學已成了一種自閉的學問,只是在搞一些言不及義、不問世事的抽象數學遊戲。

這些師生因而主張,經濟學一定要打破自閉,重建它做為一門社會科學的深度與廣度,恢復它與真實世界的聯繫。

巴黎高等師範師生們的訴求並不孤立,因為接著在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也都提出了類似的主張。

接著引用《經濟學的祕密之罪》書中的話:

主流經濟學家以數學為外形而自欺地認為,它是一種科學。

事實上,那都是空洞的模式。經濟學家已不會去問該問的問題,那是「體制化的無知」;對經濟史和經濟思想也缺乏興趣,那是種「文化匱乏的野蠻主義」。經濟學已成了一種空虛的學問。

然後用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一個問題點出了大學經濟科系的困境

金融危機太可怕了,但為何沒有一個人看見它的到來呢?

接著進行了結論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全球各國內部重構,學術界已成了既有體制的環節之一。它是既得利益者,當然也被規馴化。

學術界不會問不該問的問題,於是,看似有學問、但卻空洞的學科充斥。古典時代,學術工作者乃是推動時代進步的動力;現在則成了過去。

學術的自閉,不只是經濟學而已,政治及政治社會學家亦然。十八及十九世紀,推動進步的是學術界,現在學術界自閉已久,主角已成了公民團體。學術界能不奮起嗎?

斷層的內部

當您讀到此處,應該會發現一件事:

學術的自閉已經是所有科系共同的問題,而不是只在社會領域而已

但是,如果全部的科系都有類似的問題,那麼這個現象就很可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問題的根源到底是甚麼呢?

南方朔給了一個簡單的答案:

學術界已成了既有體制的環節之一。它是既得利益者,當然也被規馴化。

這個答案雖然簡單有力,但是卻很難讓人一眼看出「被規馴化」的真正內涵,且讓我揣測一下南方朔的想法。

學術體制已經形成了一種封閉的循環結構,這個循環結構中有個利益交換的迴路正在進行。

利益是甚麼呢?

我所看到的現象是,學者們只要好好的按照學術界的規則來走,學術界就會給這些這些學者們一些獎勵,包含「金錢、權力、升遷」等等,而對於那些不好好按照學術界的規則走的學者們,學術界就給與適當的懲罰,那就是「不給錢、不給權、不升遷」。

於是,學術界走上了一條封閉之路,學者在這個封閉的迴圈當中「實現自我」,透過「學術理論」的自我增強效應,讓理論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於是這些理論與現實越來越遠,直到理論本身形成了一個與現實無關的封閉世界。

斷層的影響

當學術界走上這樣一條自我封閉的道路時,會對社會與國家產生甚麼影響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中國的學者「金觀濤」已經在下列著作中給出了答案。

  1. 興盛與危機
  2. 開放中的變遷
  3. 西方社會結構的演變
  4. 悲壯的衰落

且讓我先將金觀濤這些巨著中所沒有說出的隱含結論講完,然後再讓我們仔細說明金先生的想法。

結論就是:

現代國家強盛的秘訣,在於學術與工業形成了一個良性的迴饋循環。

如果這個循環無法形成,國家就不會強盛,甚至會在停滯不前的狀況之下逐漸衰退。

現在讓我們仔細的闡述金觀濤的想法,金先生的核心理念是從李約瑟的一個問題 開始的,這個問題可以簡短的陳述如下:

工業革命為何沒發生在中國

這個問題很短,但是卻很難以回答。

許多研究中國歷史的學者都曾經反覆的問自己這個問題,也給出了各式各樣的答案,但是金觀濤的答案卻很不同,因為他改變了問題的問法。

我們不應該問「工業革命為何沒發生在中國」,
因為「工業革命在全人類的歷史上也只發生了那麼一次」。

我們應該問的是:工業革命為何發生在 17 世紀的歐洲?

當問題轉變成這種問法時,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因為歐洲的工業革命,是一個「學術與工業相互增強的結果」。

在這個大型的增強循環中,還包含了一個「理論與實驗互相增強」的小循環,這兩個循環的圖如下所示:

ScienceIndustryLoop.jpg

中國的學者之所以對李約瑟問題特別有興趣,是因為李約瑟點出了一個子問題:

如果造紙、火藥、指南針這三個造成工業革命的重要元素都在中國被發明,而且最早的引擎結構與鼓風爐基本上相當類似,那中國為何沒比歐洲更早進入工業革命時期呢?

最後,金觀濤的答案是:

中國的學術,從來都是為政治服務的,儒家思想與科舉制度的緊密結合,形成了一個「規馴化」的學術體制,中國的學術界在「金錢、權力、升遷」的科舉制度中,成為了統治結構的一部分。

這種體制打斷了「學術與工業相互增強」的可能性,也讓中國五千年來停滯不前,於是這些發明只有等到西方工業革命時期才能發揮作用了。

附帶補充一點,儒家思想關心「人」而非「物」的特性,一但成為了中國的學術主流,其他關心「物」的學派,在「金錢、權力、升遷」的擠壓作用之下,其生存空間也就所剩無幾了。

參考文獻

  1. 金觀濤的理論 — JinGuanTao.ppt
    • 對金觀濤理論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先看看這份投影片,然後再去看他的下列書籍。
  2. 金觀濤, 興盛與危機
  3. 金觀濤, 開放中的變遷
  4. 金觀濤, 西方社會結構的演變
  5. 金觀濤, 悲壯的衰落

Facebook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the content of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