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大學教育的經營、機會與困境 (研究報告)

散文集

金門大學

大學教育

反對賭場

程式設計

趨勢觀察

創業經營

貨幣經濟

日常生活

法律常識

職場工作

政治社會

中國研究

歷史研究

電腦使用

Make

媒體出版

FB對話

訊息

相關網站

參考文獻

最新修改

簡體版

English

大學教育的困境

自從解嚴以來,台灣的社會迅速進入了一個「多元化的民主時代」,但是我們的教育系統卻一直停留在「一元化的極權時代」,這種現象導致台灣的「教育體制與社會體制」之間產生格格不入的情況,而這也正是我們教育改革履履失敗的原因。

受到中華文化中的「教育與做官」連結之影響,教育在台灣不只被視為「追求知識或培養人才」的管道,而且是在追求「金錢與未來」上的重要關鍵因素。這種思想讓我們的教改屢屢受挫,我們的教育已經陷入了「功利主義的迷思」而不自知。

因為中華文化認為教育與金錢具有高度相關性,因此政府提供「平價教育」也就成了一種政治上的必要政策,否則擁有選票的人民將會對政府投下不信任的一票,這是任何執政黨都無法承受的政治風險,因此我們的教育就成了「齊頭式平等」的一種實現場所。

在這種「齊頭式平等」的體制下,國立大學與私立大學的學雜費就成了政府必須管制的一塊重要政治項目,任何的「學雜費調整」都有如「洪水猛獸」一般,讓教育部長與政治人物們寢食難安。於是我們只能卡在「齊頭式平等的體制下動彈不得」。

大學經費的個案研究

在中國時報刊載 「吳瑞北」的文章:觀念平台-國立大學財務結構 太不合理 中指出台灣大學的下列情況:

既然學雜費收入只占學校預算一成,增加學雜費五至十%,增加學校預算不到一%,杯水車薪,有必要干冒社會大不諱提出來挨罵嗎?其實國立大學是有必要重新審視其財務結構,但應該講清楚的是想增加哪一部分的學雜費,是全面增加?還是只增加研究所的,大學部的不調整。而且增加的經費又要用到哪裡去,是要加強投入研究,做出光鮮亮麗的成績,以在全球提高排名?還是用以改善基本的教學支出,尤其是大學部,做固本培基的工作。

關於這點我有相當大的疑問,台大的學雜費收入「竟然」只占學校預算一成,根據我的理解 (我曾經是金大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的委員,曾經聽過李金振校長關於金大財務的簡報),當時金門大學的「學雜費收入」佔金大預算大約一半,也就是五成左右,這顯示了金大與台大一個相當大的落差,那就意味著教育部補助台大的款項比金大多得多了,而且可能達到五倍之多。

關於這點,我很想聽聽台大與金大雙方的解釋,到底這兩個大學的財務結構有甚麼玄機呢?

參考文獻

  1. 觀念平台-國立大學財務結構 太不合理 2011-03-17 中國時報 【吳瑞北】
  2. 李家同:技職教育失焦 搞得像工學院
  3. 94-96 年度現金收支概況表- 國立臺灣大學
  4. 財務結構分析-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很詳細)
  5. Google 搜尋:大學 現金收支概況表
  6. 財務結構分析- 國立中山大學資訊公開專區 (連不上)
  7. 國立中山大學校務基金財務結構分析 (連不上)

Facebook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the content of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