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方式

散文集

金門大學

大學教育

反對賭場

程式設計

趨勢觀察

創業經營

貨幣經濟

日常生活

法律常識

職場工作

政治社會

中國研究

歷史研究

電腦使用

Make

媒體出版

FB對話

訊息

相關網站

參考文獻

最新修改

簡體版

English

我是金門大學資訊工程系的教師,七年來,被我教過的學生大約已經有 400 人左右,但是我總覺得,我們的教育系統出了一些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學生們的學習動機。

雖然我很努力的上課,但是不管如何嘗試,總是有學生在上課時毫無興趣、睡覺、甚至趁老師不注意時玩電動。一開始,我想或許是我教得不夠好,但是當我發現所有老師的課程 (特別是必修課),都有同樣的問題時,就知道這並不是一件個案,而是全國皆然的現象。

在資訊系的課程設計當中,我們預設學生未來會從事資訊相關的工作,必須學會像是程式設計、數位邏輯、資料結構等基礎課程,這看來像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對於80 後 (或稱七年級) 的同學而言,這是有很大問題的。

80 後的世代在一個衣食無缺的環境下成長,他們所需要的通常不再是出人頭地,而是讓生活更有意義,也就是要掌控自己的生活,然後某些人會朝向自我實現的目標前進。

但是這些自我實現的目標,與 60 年代出生的人有一些微妙的差異。60 年代出生的人,與現今的中國大陸學生有點像,這些人追求所謂的成功,而這種成功是由社會上認可的。但是 80 後出生的世代,他們追求的是更多元化的目標,這些目標不見得是我們所認同的。舉例而言,有人想力爭上游,更有人只想自由自在的生活,有人想做創業家,另一些人則想當魔術師,甚至是職業的撲克牌選手,電玩遊戲選手等等。

如果我們這些 60 年代成長的人,繼續無視於這樣的事實,那麼我們的下一代將會繼續的迷失在兩代的價值差異中,因而成為失落的一代。如果我們能夠努力的去體會他們的想法,將會發現,他們並不是失落的一代,只是與我們有不同的價值觀而已。

80 後世代的迷失,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 60 年代的人所造成的,我們用世俗的成功角度去看他們,用我們的想法套在他們身上,於是他們的目標得不到認同,卻又不想屈從於長輩們的目標,因而所造成的迷失。

讓我們回到學生上課睡覺的問題上,這些學生並不想來上資訊系,但是卻因為家長的期望與世俗的壓力,莫名奇妙的進入了這個科系。但這個問題並不單純是興趣不合的問題,因為當我去詢問這些同學的想法後,會發現很多同學無法確定自己的興趣,也沒有明確的成就動機。

這種現象引發我的好奇,在經過與學生的進一步接觸之後,我發現了些許原因,有些同學並不是沒有特定的興趣,而是該興趣被壓抑了。舉例而言,有同學喜歡觀察股票市場,並且利用少許的錢進行投資,甚至還有相當程度的研究。有些同學長期喜歡攝影,但是卻沒有經過專業的教導。當然,有更多同學有各式各樣的興趣。整體而言,80 世代的群體比 60 世代具有更豐富的多樣性,這種多樣性正是 80 世代最大的特色。

然而,這些多樣性的背後,卻潛藏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壓抑。而這個壓抑現象的根源,正是身為父母與師長的 60 世代。我們總是為他們設定某種世俗性的目標,像是就讀的科系是否有前途,未來是否能夠有所成就,或者擔心他們是否能養活自己等等。於是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為了父母而唸書,為了師長而唸書,但是從來沒有為了自己的興趣而唸書。

我相信,如果我們的教育體系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麼任何的教育改革都會失敗,我們對 80 世代大部分的期望也都會落空。因為一個沒有動機的孩子,不可能在該領域表現優秀。其實,我們根本不應該擔心是否優秀這個問題,而更應該在意他們對目標領域是否有足夠的熱情。要引發這些熱情,必須放手讓他們去嘗試,當他們嘗試過各式各樣的可能性之後,終將會找到自己的興趣、專長與定位。一但他們能夠產生足夠的熱情,80 世代的多樣性自然會引領我們的國家,達到最佳的人力配置。經濟學上亞當斯密所提出的看不見的手,將可以引導我們走向孫中山的理想 — 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境界。

但是要放手,那又談何容易,我們 60 世代總有許多刻板的觀念,更不用說是 50 甚至 40 世代了。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世代不像 80 世代這麼多元化,我們無法用自己的思維邏輯去涵蓋他們。舉例而言,我們的教育制度根本上就在限制學生的發展,而不是幫助他們發展。從他們小時候開始,我們就規定他們要學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等等科目,每個人在每個科目上都要學習 6~12 年,然後才能上大學。然後在大學裏用固定的必修課去框住這些同學,這些過程幾乎都在要求他們按部就班,照著教育體制的安排,一步一步的完成。我們不容許前後倒置,也不容許他們略過某些步驟,甚至不容許他們去嘗試自己的方法,發展自己的人生,這就是我們的教育制度。

在這種以限制為主的教育制度之下,我們正在扼殺下一代的未來,因為這與他們這個充滿多樣性的世代格格不入。這些年來教改的問題,並非只是在於教科書統一版本的問題,也不止是在於升學主義,最終的原因在於我們對他們的期望,我們正是讓教改失敗的最大原因。

最近,李家同先生與洪蘭女士分別在教育上面提出許多見解,這兩位熱心傑出的人士都是我所景仰的人物,但是在某些議題上,我卻必須說他們不懂 80 世代。當李家同說要「一切從基本做起」、當洪蘭說「台大的學生上課睡覺、吃泡麵,是尸位素餐的行為」之時,或許都是出於某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好意,但是這種好意正是扼殺 80 世代最快速的方式。

為甚麼呢?且聽我在多嘮叨幾句。

我們總認為學生的基礎不好,導致無法進入高等課程,因此才強調要「一切從基本做起」,但是 80 世代的多樣性真的比我們想像的更多樣,也就是說,沒有甚麼是非學不可的基礎。試想,有甚麼學科是程式設計師、魔術師與電玩遊戲選手都必須要共同擁有的基礎呢?當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在英文或數學上面有一定的基礎時,正是在嘗試限制 80 世代的多樣性,這種作法也就抹殺了一堆學生的動機。因為,扼殺學習動機的最快方式莫過於要求他們:「你們必須學這個」。

如果我們不去強調學歷的價值,不去強調金錢與成功這些事,大家就不會將台大的學歷視為一種「好位子」,學生們也就不需要在台大「尸位素餐」了。學生上課睡覺是因為他去了不想去的課,聽著不想聽的話,做著不想做的事。換言之,他正在浪費生命。但是,為何他要浪費自己的生命了,因為如果不如此,他就會有失去那個位子的危險。這完全是一種利益考量大於興趣考量的作法,也正是浪費人力與生命的作法。

國民義務教育乃是在工業社會現代化過程中所產生的制度,到現在已有將近百年的時間了,我認為這個制度早已不合時宜了。因為,教育並不是一種義務,而是一種權利。如果教育是一種義務的話,那就和當兵沒有兩樣,試想有多少人對當兵會產生瘋狂的熱情呢?對於 80 後的世代,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新型的教育制度,這種教育制度必須能滿足多樣性的世代,或者說是一種流線型的教育,是由學生自行選擇的教育,而不是由老師規定傳授的教育。

舉例而言,如果我們不要規定小學與中學應該學習甚麼,而是放手讓學生自行選擇,那麼會產生出甚麼樣的教育制度呢?我的想法是,沒有任何一門課是每個人都必須修習的,我們可以在學校中同樣傳授 1,2,3,4 年級的數學、英文、自然等科目。但是卻由學生自行選擇要修哪些課程,只要將課程的相關性排列出來,沒有修過必要的先修課程者就不能修進階課程。然後,就一切都放手讓學生自行選擇,這樣,就沒有學生會被強迫要選哪些課程。

甚至,學生可以選擇不要上正規的課程,而是在整個社會中學習他所想要學的,做他所想要做的,嘗試它所想要嘗試的。如此,放手讓學生與學生家長去規劃自己要上的課程,這樣的制度將會更有彈性,也將會更符合「教育是一種權利、而不是一種義務」的想法。

嘗試錯誤正是現行教育制度所未能賦予給學生的權利,他們有權進行任何的學習,只要這種學習不會造成他人與社會的傷害即可。就像侯文詠在「不乖」一書中所提到的,「不乖」並不是可以去做壞事,而是一種選擇不要按照體制規定行事的權利,即便那件事情是錯誤的,學生都有權力去嘗試它,因為錯誤正是最好的老師,有哪個人不是從錯誤中進行學習的呢?

參考文獻

核心文章

  1. 為台灣教育界投下一顆震撼彈! (首篇) -- 陳鍾誠給李家同的一封公開信
  2. 為台灣教育界投下一顆震撼彈!(續篇) -- 陳鍾誠給李家同的第二封公開信
  3. 為台灣教育界投下一顆震撼彈!(最終篇) -- 我的夢想,我的遺書!
  4. 我有一個夢 -- 網路民主軍成立的原因
  5. 台灣科技體系的弱點與斷層
  6. 研究評比 = 論文 + 技術報告 + 作品 + ...

所有文章

  1. 台灣科技體系的弱點與斷層
  2. 台灣的大學教育的經營、機會與困境 (研究報告)
  3. 李家同與陳鍾誠 -- 關心教育、理念不同且互補
  4. 中華民國大學教育的迷思
  5. 學習型學校 (Peter Senge) -- 閱讀筆記
  6. 第五項修練 (Peter Senge) -- 閱讀筆記
  7. 從艋舺黑幫到台灣學術界的兩難之路 -- 陳鍾誠小傳
  8. 金門大學校務討論區
  9. 網路民主軍
  10. 為台灣教育界投下一顆震撼彈!
  11. 關於大學生學習自由的論戰
  12. 如果九級地震發生在台灣?
  13. 陳鍾誠與九把刀的偶然交錯 -- 原因竟然是李家同
  14. 大學生的未來,被我們綁架了嗎?
  15. 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方式
  16. 研究評比 = 論文 + 技術報告 + 作品 + ...
  17. 研究生一定要知道的 ─ “秘密”

其他

  1. 相關影片:陳鍾誠的影片作品集
  2. 動畫劇本:「震撼彈 -- 哇ㄌㄟ!」

撰寫中

  1. 中華民國大學評鑑的思考盲點
  2. 大學、教師、學生 -- 自主化改革草案
  3. 陳鍾誠給教育主管的一封公開信

Facebook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the content of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