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金門大學大學教育反對賭場程式設計趨勢觀察創業經營貨幣經濟日常生活法律常識職場工作政治社會中國研究歷史研究電腦使用Make媒體出版FB對話訊息相關網站參考文獻最新修改簡體版English |
前言看到 vgod, xdite, 彭明輝, Matt Welsh 等人相繼發表了下列與念碩博士有關的文章,讓我也忍不住想嘮叨一下。
現況我來到金門大學教書不知不覺已經快十年了,在這一段不算短的日子裏,我除了教書與寫程式之外,最近還做了一些讓校長、院長、與我所有的主管都很傷腦筋的事情,特別是從 2011/2/28 開始,我瘋狂的撰寫 有關大學教育問題的文章,成立了一個讓學校頭痛不已的 facebook 社團,然後與校長與院長進行激烈的辯論,甚至砲火四射的流向「李家同教授」(1) (2) (3) 身上,而這所有所有的事情,似乎都與「念碩博士、寫論文、要不要念大學」這幾件事情有密切的關聯! 幾年來,我看到許多的大學生與研究生,來到金門大學 (2010 年之前為金門技術學院),其中當然不乏相當優秀的學生,但是也有許多同學很明顯的走錯了路,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將人生最精華的時光耗費在他們所不願意存在的地方,這是我為何還要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曾在 HTC 工作的 Xdite 在 「我不會念碩士」 當中寫出她所看到的迷思,這些迷思很容易引導大家誤入歧途:
而在 MIT 念博士班的 Vgod 則在「我為什麼要念博士」 當中寫道:「這個博士學位到底值不值得?如果在四年前還在台灣時的我來看,我會說我不確定,但在 MIT 待四年後,我會說200%值得」。 我沒有像 Vgod 那樣賭定,因為不成材的我,花了五年在台大念博士,收穫最大的卻是 「網路泡沫化時期在外面胡亂創業,終於導至公司倒閉的那段時期」。 在念博士的那幾年,我就像 Vgod 一樣對 「追求神乎其技的程式設計之道」 有著無比的熱情,而且為了這樣的夢想,竟然不自量力的想挑戰「自然語言理解」這樣的神奇領域,然而我的畢竟只是個平凡人,無法創造出可以理解「所有中英文句子」的神奇程式,於是一腳踏入了博士生的致命陷阱而難以掙脫。 為了這一段致命的陷阱,我還寫了一篇憤世忌俗的文章來為自己博士念不好找藉口,順便提醒大家念研究所時應該注意的陷阱,以下是這篇文章的網址。
進入大學教書到現在,我大約已經教過 700 名左右的學生,但是我總覺得許多同學浪費了光陰,以下是我所看到「浪費光陰」的線索。
這讓我回想起自己的大學時期,我們好像也是這樣過來的,因為我所就讀的交大資科系素來以「混」聞名,相對於交大電子系以「硬」聞名的情況有所不同。 但是我們兩個世代之中確實有一點點小小的差別,因為當年的時空背景,你念完交大資訊系後就算程式能力還是弱爆,出去工作人家一樣搶著要,但是現在的情況則有所不同了 (2008 年金融海嘯的時候,就算你是奇才也很可能會失業,因為那時的公司縮編都來不及了,哪還能招募新人才)。 然後我看到許多老師抱怨,現在的學生素質真差,英文不行、數學不好、專業科目也不行等等。 不過,我看到的情況卻有所不同,其中一部分的情況就像「彭明輝」在 「不甘不願地念碩士」 之中所描述的橋段:
我看到很多大學生也有類似的情形,他們並不曉得自己的興趣走向,只是因為考上了這個學校,所以就來念了,或者是因為家長希望他來念,所以就來了。 雖然我當年「追求神乎其技的程式設計之道」的時候慘遭活埋,但是我總還是覺得:「寧可在追求神乎其技的時候被活埋,也不要行屍走肉的就這樣混了四年」。 不過,並非每個資工系的學生都應該「追求神乎其技的程式設計之道」的,九把刀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請不要挑我毛病,因為九把刀不是資工系的) 九把刀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清楚的交代了「柯景騰」的身世,然後又在「7.69分上大學,又怎樣?」 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他的大學生涯,以下我稍微簡要轉載一下九把刀的大學背景。
我很認同九把刀的這種想法,大學本來就應該是「多元的」,雖然大學仍然具有「培養人才」的使命,但是強制要每個人都變成「教授心目中的人才」其實仍然是「一元化」的想法。 有些人追求「神乎其技」,但是有些人想追求「生活滿意」,有些人學習「程式設計」,但也有些人想學習「說故事的能力」。 傳統用分數將所有學生從第一名排到最後一名的方式,其實是扼殺多元化最好的方式。 真正的問題並非 7.69 分上大學,而是不甘不願上了大學之後,在大學中浪費四年的生命 (或不小心考上研究所之後,卻發現困在碩博士的陷阱當中)。 我希望我的學生們可以在大學當中得到豐富的生命,我希望我們的教育制度可以不要鎖死他們的現在,扼殺他們的未來。 但是,這樣的大學教育要怎麼做呢? 我沒有答案! 但是我知道,我們有權力不向體制妥協。 如果學生們想追求「神乎其技」,我們應該提供他們實現夢想的機會,如果學生們想追求「生活滿意」,我們應該讓他們學到足夠的就業技能,如果他們想在資工系學習「程式設計」,我們應該有足夠的師資,但是如果他想學習「說故事能力」,希望我們的教育能給他足夠的機會。 生命,不應該浪費在他人的目光中! 你可以選擇自己要走的路! 後記好像離題了,要講碩博士卻寫到大學部,阿哈! 把主題硬ㄠ回來! 對於要不要念碩博士,我想答案應該很明顯,在目前的台灣學術生態當中,念碩博士就是要做研究寫論文,沒有興趣寫論文的人最好不要進台灣的研究所,也不要念碩博士。 反過來說,哪些人可以念碩博士呢?我想,對論文研究有興趣者才真正適合念碩博士。即使不知道論文研究為何物,但至少也要有「我要做出好研究,學習寫出好論文」的決心,我想這是念碩博士的最低門檻了。 台灣很多碩士班美其名為「產學專班」,但是教授腦袋想的還是「論文期刊、升等當官」。所以我不建議沒興趣做研究寫論文的人念碩博士,更不建議為了加薪或得到尊敬而念碩博士,那是誤入歧途最快的方式。 參考文獻
|
我應該念碩博士嗎?
page revision: 68, last edited: 05 Apr 2012 00:07
完全認同
我在中國海專10年,98學年度轉至華夏技術學院任教,我今年50歲,深覺離開業界進入學界 是一錯誤
台灣的普通大學教育等於論文(計畫)教育 無可厚非 只是把技職教育也變成論文教育 實在沒話說
大部分技職學生都 經濟弱勢 學習弱勢 興趣弱勢 在30年前 他們幾乎在國高中完後就投入職場 現在因學校太多 選擇讓人生晚點接受挑戰的路而進入學校
技職學生是抱著這樣想法來學校 而技職學校又開跟普通大學一樣的課 他們怎愛上 所以點名才會來 實在不能怪他們
今日已是如此情況 少子化將會使問題雪上加霜 唯一的辦法是徹底改變技職教育思維 但教育部諸公有辦法嗎 看看教學卓越就知答案
Post preview:
Close p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