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念碩博士嗎?

散文集

金門大學

大學教育

反對賭場

程式設計

趨勢觀察

創業經營

貨幣經濟

日常生活

法律常識

職場工作

政治社會

中國研究

歷史研究

電腦使用

Make

媒體出版

FB對話

訊息

相關網站

參考文獻

最新修改

簡體版

English

前言

看到 vgod, xdite, 彭明輝, Matt Welsh 等人相繼發表了下列與念碩博士有關的文章,讓我也忍不住想嘮叨一下。

  1. vgod's blog : 我為什麼要念博士, March 20th, 2012 by vgod
  2. xdite's smalltalk : 我不會念碩士, January 29, 2012
  3.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 不甘不願地念碩士, 2012年3月17日星期六
  4.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 給進退兩難的博士生, 2011年9月18日星期日
  5. Do you need a PhD?, MONDAY, MARCH 12, 2012

現況

我來到金門大學教書不知不覺已經快十年了,在這一段不算短的日子裏,我除了教書與寫程式之外,最近還做了一些讓校長、院長、與我所有的主管都很傷腦筋的事情,特別是從 2011/2/28 開始,我瘋狂的撰寫 有關大學教育問題的文章,成立了一個讓學校頭痛不已的 facebook 社團,然後與校長與院長進行激烈的辯論,甚至砲火四射的流向「李家同教授」(1) (2) (3) 身上,而這所有所有的事情,似乎都與「念碩博士、寫論文、要不要念大學」這幾件事情有密切的關聯!

幾年來,我看到許多的大學生與研究生,來到金門大學 (2010 年之前為金門技術學院),其中當然不乏相當優秀的學生,但是也有許多同學很明顯的走錯了路,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將人生最精華的時光耗費在他們所不願意存在的地方,這是我為何還要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曾在 HTC 工作的 Xdite 在 「我不會念碩士」 當中寫出她所看到的迷思,這些迷思很容易引導大家誤入歧途:

  • 迷思一:唸碩士會比較賺錢
  • 迷思二:唸碩士會比較容易被錄取
  • 迷思三:唸碩士會比較容易升遷
  • 迷思四:唸碩士比較有競爭上的優勢
  • 迷思五:唸完碩士具備有完成事情的能力

而在 MIT 念博士班的 Vgod 則在「我為什麼要念博士」 當中寫道:「這個博士學位到底值不值得?如果在四年前還在台灣時的我來看,我會說我不確定,但在 MIT 待四年後,我會說200%值得」。

我沒有像 Vgod 那樣賭定,因為不成材的我,花了五年在台大念博士,收穫最大的卻是 「網路泡沫化時期在外面胡亂創業,終於導至公司倒閉的那段時期」

在念博士的那幾年,我就像 Vgod 一樣對 「追求神乎其技的程式設計之道」 有著無比的熱情,而且為了這樣的夢想,竟然不自量力的想挑戰「自然語言理解」這樣的神奇領域,然而我的畢竟只是個平凡人,無法創造出可以理解「所有中英文句子」的神奇程式,於是一腳踏入了博士生的致命陷阱而難以掙脫。

為了這一段致命的陷阱,我還寫了一篇憤世忌俗的文章來為自己博士念不好找藉口,順便提醒大家念研究所時應該注意的陷阱,以下是這篇文章的網址。

研究生一定要知道的— “秘密 — http://ccckmit.wikidot.com/researchersecret

進入大學教書到現在,我大約已經教過 700 名左右的學生,但是我總覺得許多同學浪費了光陰,以下是我所看到「浪費光陰」的線索。

  1. 有點名的課很多人上,沒點名的課很少人來。
  2. 很硬的選修課沒有人修,很軟的通識課一下就秒殺。
  3. 有很多人資工系上了四年,基礎程式設計還是沒有學好 (初步的估計本校資工系大約 80% 同學有這種情況)。

這讓我回想起自己的大學時期,我們好像也是這樣過來的,因為我所就讀的交大資科系素來以「混」聞名,相對於交大電子系以「硬」聞名的情況有所不同。

但是我們兩個世代之中確實有一點點小小的差別,因為當年的時空背景,你念完交大資訊系後就算程式能力還是弱爆,出去工作人家一樣搶著要,但是現在的情況則有所不同了 (2008 年金融海嘯的時候,就算你是奇才也很可能會失業,因為那時的公司縮編都來不及了,哪還能招募新人才)。

然後我看到許多老師抱怨,現在的學生素質真差,英文不行、數學不好、專業科目也不行等等。

不過,我看到的情況卻有所不同,其中一部分的情況就像「彭明輝」在 「不甘不願地念碩士」 之中所描述的橋段:

很多學生念碩士只是覺得自己大學畢業時沒有就業能力,出去會馬上被打槍;有更多的人是因為家長要他念,剛好又有一個國立大學要他。其實,這樣子不甘不願地地念碩士,對這些學生不但沒好處,還有壞處!

我看到很多大學生也有類似的情形,他們並不曉得自己的興趣走向,只是因為考上了這個學校,所以就來念了,或者是因為家長希望他來念,所以就來了。

雖然我當年「追求神乎其技的程式設計之道」的時候慘遭活埋,但是我總還是覺得:「寧可在追求神乎其技的時候被活埋,也不要行屍走肉的就這樣混了四年」。

不過,並非每個資工系的學生都應該「追求神乎其技的程式設計之道」的,九把刀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請不要挑我毛病,因為九把刀不是資工系的)

九把刀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清楚的交代了「柯景騰」的身世,然後又在「7.69分上大學,又怎樣?」 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他的大學生涯,以下我稍微簡要轉載一下九把刀的大學背景。

我是交大畢業的,89級,管理科學系。幸運延畢過一年。

我沒興趣,也就念不好,很多跟數學有關的課我都修了兩次以上,包曉天老師的線性代數我修了五次。包曉天老師的機率我也修了兩次。陳英亮老師的OR(忘記翻成中文怎麼翻了,作業研究?)我修了兩次。王克陸老師教的會計上下兩學期我都只拿到不多不少的六十分。統計我忘了到底修過幾次?想不起來!

我拿到交大文憑的那一天,我深刻了解,交大給我的光環要勝過我真正擁有的競爭力。我只是有能力畢業,但其它呢?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從交大畢業就很猛了,可我知道我的學科能力弱得驚人。

我不是一個優秀的績優生,但,我熱愛交大。

我真的很喜歡在交大度過的五年時光,我在浩然圖書館、清大的老圖書館度過太多不專心的備考時光,在那裡面擁抱了數量驚人的雜書,看了好多電影。

我在NCTU版上打過十幾次的大規模筆戰。

我愛上過一個女孩,女孩教了我很多事。

我參加了辯論社,雖僅僅一年,但也獲益良多。

打了很多工,遭遇無數事。

更要強調的是,這輩子讓我心智大開的,不是什麼赫赫有名的哲學大師,而是跟我同寢室的室友在無數個徹夜辯論中啟迪了我的思想(我大概也讓他們看到了什麼叫恣意妄為的人生之道),在此同時,我的室友們也用獨特的方式在課業外開創了他們的人生,讓我實際見識到「人的特質」強過「學校加持」。

我那一屆管科系畢業時,同寢室四個人只有一個成績中等,包含我在內的其他三個人,成績都在全系倒數十名內--號稱管科89級成績最爛的寢室。

不過呢,其中一個成績很爛的室友在大學時期就開了一間公司,在我們都還在騎機車吸廢氣的時候,他已買了一台七十幾萬的轎車,每次開同學會就會收到印好他最近開的公司名稱的新名片。

成績最爛的那個,過去幾年在荷蘭的Benq工作,今年申請到華盛頓大學的法律博士的全額獎學金,七月已經搭飛機去過他的唬爛人生。

我在寫小說,老是自稱要藉此征服天下。

沒有愛過交大,我難以成就今天的自己。

我也希望未來某天,交大能以我這個成績很爛的畢業生為傲。

大學,不該只是被當成人力資源的產生器,會這樣想之當然的人,我大概可以想像你的大學生涯只是充滿了哪些東西……沒有不好,每個人都有他的選擇,但要因此輕賤別人,還早!

我很認同九把刀的這種想法,大學本來就應該是「多元的」,雖然大學仍然具有「培養人才」的使命,但是強制要每個人都變成「教授心目中的人才」其實仍然是「一元化」的想法。

有些人追求「神乎其技」,但是有些人想追求「生活滿意」,有些人學習「程式設計」,但也有些人想學習「說故事的能力」。

傳統用分數將所有學生從第一名排到最後一名的方式,其實是扼殺多元化最好的方式。

真正的問題並非 7.69 分上大學,而是不甘不願上了大學之後,在大學中浪費四年的生命 (或不小心考上研究所之後,卻發現困在碩博士的陷阱當中)。

我希望我的學生們可以在大學當中得到豐富的生命,我希望我們的教育制度可以不要鎖死他們的現在,扼殺他們的未來。

但是,這樣的大學教育要怎麼做呢?

我沒有答案!

但是我知道,我們有權力不向體制妥協。

如果學生們想追求「神乎其技」,我們應該提供他們實現夢想的機會,如果學生們想追求「生活滿意」,我們應該讓他們學到足夠的就業技能,如果他們想在資工系學習「程式設計」,我們應該有足夠的師資,但是如果他想學習「說故事能力」,希望我們的教育能給他足夠的機會。

生命,不應該浪費在他人的目光中!

你可以選擇自己要走的路!

後記

好像離題了,要講碩博士卻寫到大學部,阿哈!

把主題硬ㄠ回來!

對於要不要念碩博士,我想答案應該很明顯,在目前的台灣學術生態當中,念碩博士就是要做研究寫論文,沒有興趣寫論文的人最好不要進台灣的研究所,也不要念碩博士。

反過來說,哪些人可以念碩博士呢?我想,對論文研究有興趣者才真正適合念碩博士。即使不知道論文研究為何物,但至少也要有「我要做出好研究,學習寫出好論文」的決心,我想這是念碩博士的最低門檻了。

台灣很多碩士班美其名為「產學專班」,但是教授腦袋想的還是「論文期刊、升等當官」。所以我不建議沒興趣做研究寫論文的人念碩博士,更不建議為了加薪或得到尊敬而念碩博士,那是誤入歧途最快的方式。

參考文獻

  1. vgod's blog : 我為什麼要念博士, March 20th, 2012 by vgod
  2. xdite's smalltalk : 我不會念碩士, January 29, 2012
  3.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 不甘不願地念碩士, 2012年3月17日星期六
  4. Do you need a PhD? , MONDAY, MARCH 12, 2012
  5. 7.69分上大學,又怎樣? /九把刀
  6. 荒島,蘋果樹,與木筏@ 再度參見,九把刀 :: 痞客邦 PIXNET ::, NOV 09 WED 2011 18:58
  7. 研究生一定要知道的— "秘密", 陳鍾誠
  8. 大學的斷層, 陳鍾誠
  9. 為台灣教育界投下一顆震撼彈!, 陳鍾誠
  10. 大學教育觀察, 陳鍾誠
  11. 金門大學校務討論區
  12. 【學術線上】免洗學術:為何念博士往往是浪費時間

摘錄:在美國,僅有 57% 的博士班學生在十年後順利取得博士學位。人文領域大多數的學生自費入學,卻仍只有 49% 的學生完成博士學位,而且更悲慘的是,其它領域的輟學大多在前幾年離開博士班,人文領域的輟學生卻常常選擇掙扎到最後,才失落而去。這些原本都是全國最好的學生。某個美國大學所作的研究顯示,中輟學生和順利獲得博士學位的學生在智能上並無分別,他們離開博士班的理由是因為指導不佳、糟糕的就業前景和缺乏金錢資助,讓他們無以為繼。

Facebook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the content of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