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對中國內戰的局勢分析

史學

前言

宏觀史學

微觀史學

世界史

台灣史

中國史

中國史

傳統中國

清朝末年

清朝解體

蔣介石時代

國共內戰

毛澤東時代

毛澤東之後

史學家

金觀濤

黃仁宇

吳思

訊息

相關網站

參考文獻

最新修改

簡體版

English

來源:本文節錄自維基百科 国共内战, 並稍有修改。

至1949年,中国经受着由「北洋军阀、中共革命、日本侵华」而造成连年战争灾害。引发社会弊端丛生,人民生活艰苦,国家积弱,政府无暇顾及百姓民生。根据引述,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曾说,1949年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0-700万人死于饥饿。由此推算大陆民国时期仅饿死人数就累计超过2亿以上。婴儿死亡率是170-200‰,人口平均寿命则不足35岁。

中共认为:在民不聊生的民国时期,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的方式,重新夺回权利和土地,成为了人民寻求生存权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特别是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阶级,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他们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其政治代表是蒋介石的国民党右派。而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被国共内战时期的中国共产党视为敌人。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战争》中指出: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敌人,就是以蒋介石国民党右派为代表的大地主阶级,大买办阶级,以及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势力。中国农民群众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革命战争的主力军,中国革命战争的领导者,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战争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中国革命战争全面彻底的胜利。

关于民国时期之弊端与中国工农革命之关系,毛泽东作出了详细分析。毛泽东 1928年 10月5日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阶级剥削,人民生活负担加重,附属于各帝国主义势力的各个军阀之间的割据混战,民国的政治制度腐败、腐朽,中国仍然处于半封建、殖民地状态等问题,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发生并存在的原因。

同时,毛泽东 1928年 11月25日,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写道: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发生并存在,“在于中国有买办豪绅阶级间的不断的分裂和战争。只要买办豪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的,则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也将是能够继续的”。而关于当时中国的土地兼并严重的情况,毛泽东在同文中指出在边界地区和江西地区,大部分土地被地主占有,“没收一切土地重新分配,是能得到大多数人拥护的”。

毛泽东在1930年1月5日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对各种民国弊端创造了中国工农革命的之必然性,做出了阐述:

既然国际上「帝国主义」相互之间、帝国主义和殖民地之间、帝国主义和它们本国的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发展了,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需要就更迫切了。帝国主义争夺中国一迫切,帝国主义和整个中国的矛盾,帝国主义者相互间的矛盾,就同时在中国境内发展起来,因此就造成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一天天扩大、一天天激烈的混战,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就日益发展起来。

  • 伴随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军阀混战而来的,是赋税的加重,这样就会促令广大的负担赋税者和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发展。
  • 伴随着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工业的矛盾而来的,是中国民族工业得不到帝国主义的让步的事实,这就发展了中国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 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商品侵略、中国商业资本的剥蚀和政府的赋税加重等项情况,便使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更加深刻化,即地租和高利贷的剥削更加重了,农民则更加仇恨地主。
  • 因为外货的压迫、广大工农群众购买力的枯竭和政府赋税的加重,使得国货商人和独立生产者日益走上破产的道路。
  • 因为反动政府在粮饷不足的条件之下无限制地增加军队,并因此而使战争一天多于一天,使得士兵群众经常处在困苦的环境之中。
  • 因为国家的赋税加重,地主的租息加重和战祸的日广一日,造成了普遍于全国的灾荒和匪祸,使得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走上求生不得的道路。因为无钱开学,许多在学学生有失学之忧;因为生产落后,许多毕业学生无就业之望。

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就知道反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只要看一看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发展,就知道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

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一文中提出:中国人民不堪重负,支持革命,也是中国红色革命力量能够在艰难环境下迅速发展壮大,并将必然获得最终全面彻底胜利的根本原因。

Facebook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the content of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License